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疫情防控阻击工作刻不容缓。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通城城发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奔走在抗疫一线、一心为民的先进党员代表。
持续更新······
罗毅:以身作则,冲锋一线
罗毅,男,中共党员,1975年6月20日出生,通城城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通城城发公交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罗毅同志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风,带病上阵,组织带领通城城发公交集团一班人,以极强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勇敢而坚强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精心组织、严密部署、率先垂范,全力服从和服务于通城县疫情防控大局。
元月23日,被流行性感冒折腾已近半月,正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罗毅,得知疫情非常紧急后,立即拔下正在输液的针头,主动前往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请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立即召开了公交集团班子成员扩大会议,成立了防控工作专班,成立了公交集团党员干部防控先锋队,并亲任队长。大年三十他没有回家,正月初一,他也没有休息,正月初一下午三时,通城防控指挥部下达指令,要求公交集团组织三台运输车辆赴咸宁抢运紧缺医疗物资。在我集团没有货运车辆的情况下,罗毅自掏腰包1000元,想方设法在社会上租来了一辆货车,并亲自带队率领三台运输车辆前住咸宁,前后跑了五趟,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三点。
罗毅同志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近十七/八个小时,每日行程近百公里,大年三十至今一直都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一直与一线工作人员、驾驶员吃住在指定的集中管理点(隔离),同司机一起吃方便面喝自来水。在全县运输车辆停运的情况下,罗毅同志以城发公交集团抗疫先锋队队长的身份,组织带领70多名先锋队队员,冒着被二次传染的极大风险,跑乡镇、跑村组、跑街道、跑遍全县绝大多数防控角落,先后组织车辆28台,每天调配车辆200多台次,运输医疗物资、接送疾控防控人员、医护人员、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等数千多人次,有力地配合了通城县的流调,消杀,相关人员运输工作。在最危难、最艰苦的一线,罗毅同志就是一句话“我先上,跟我来”。
为积极支持全县的防控工作,罗毅同志率先提出了爱心捐赠活动,并亲自带头捐赠1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城发公交集团第一个在通城完成爱心捐款,达28605元。
吴阳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城发水务集团生产技术部主任。当前主要负责县人民医院的安全用水保障和全县次氯酸钠消毒液的发放工作。
疫情爆发后,根据湖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指示,水务集团迅速成立专班,全力保障城镇居民生活和医疗用水需求。吴阳生同志作为技术部负责人,主要负责保障县人民医院的供水保障任务。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病毒交叉感染风险,吴阳生同志主动请战,向单位提出不实行轮班,独自承担春节期间县医院供水管网巡查工作。
元月29日下午,单位发布紧急任务,他主动请缨前往制水厂负责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制和发放工作。次氯酸纳溶液腐蚀性强,不慎吸入会引起喉咙肿痛,接触到皮肤会产生烧灼感和水泡,严重的会留下疤痕。时间紧、任务重,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他只是简单地戴上口罩就开始了工作。

元月30日下午,吴阳生同志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她在独自驾车回咸宁接受疫情防控任务的途中,因导航出错,而市区为防控疫情又关闭了高速出入口,在高速公路上迷了路。接到女儿的求助,吴阳生同志并没有放弃手中的工作,简单地安慰几句,便挂断了电话。之后,在他的带领下,县物业委员会督查指导专班急需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当日全部罐装完成,并迅速向29个高层住宅小区定点发放,确保了小区公共区域的防控安全。
元月31日,继续发放次氯酸钠4吨,可兑消毒液48吨,基本满足了全县17个社区、167个行政村及公共场所至少7天的消毒需求。
31日,县银城花园供水主管突然爆裂,城西大面积停水,忙完发放任务的吴阳生同志早已疲惫不堪,但他深知疫情严峻,大量居民滞留家中,又无水供应的严重后果。还来不及更换衣服,他又立即参加到抢修工作中。
当天晚上,刚回到家的吴阳生同志听说古龙村入户人员紧张,单位正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值守,他又马上向单位提出了申请,投入了下一步的工作中。
面对汹涌的疫情,不出门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但是城发水务集团的党员干部,有的坚守在一线,有的正逆向而行,大家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全力以赴保障着我县城区供水的安全和稳定。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作为普通党员的吴阳生同志,视疫情如命令,越是艰险越向前,更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杨海兵,男,汉族,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城发建工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当前主要负责市政工程建设。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建工集团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参加防疫一线的防控工作。

元月27号,疫情临近爆发期,各地发热人群急需隔离观察,县人民医院特种病房告急,县防疫指挥部果断命令全面启用县医院内科大楼,严格按照传染病“三区两通” (即染污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病人通道,正常人通道)要求对楼层病房进行改造,但各项防疫隔离设施必须尽快完成。关键时刻,杨海兵同志挺身而出道:“将该项任务交给我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杨海兵同志带领十余名工人连续奋战四天四夜,在楼层通道、病房内安装隔离窗,共计3600多个平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杨海兵同志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投入到防疫战斗中,这就是党的忠诚卫士,时代的先锋。他表示,疫情紧急,工期紧张,虽然大家都很疲惫,但是我们身为党员,危难时刻要迎头而上,发扬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队的带头作用。
李望林,男,公交集团稽查大队队长、疫情防控冲锋队副队长。1月26日,公交集团党总支在驿站防控人员中发展4名党员,李望林就是其中一名,自此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冲锋在前,践行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李望林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气质和勇气。此次疫情发生后,他立即主动找到集团公司党总支“请战”。李望林说:“我是军人出身,现在国家有需要,‘若有战、召必回’。”
在得知公司在为防疫募捐时,他第一个积极地响应上级号召,迅速动员全体队员并第一个组织完成了捐款。
疫情就是命令,他临危受命,迅即抽调并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疫情防控冲锋队。他说越是艰难,越能体现公交人的担当和精神。

1月29日,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全县办理离隽车辆通行业务地点转移至杭瑞高速出口,他立即调整班子,移师高速路口,对离隽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坚持24小时值守,每天三班轮流转,仔细检查每一台出城车辆的证件信息,核对每一个出城市民的身份和证明材料,严格测量每位驾乘人员的体温,对发现有手续不合条件的、体温异常的,耐心予以劝返,坚决不予放行出城,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杜绝了病源的输出。无论是在航站楼,还是通城高速路口,他带领队员坚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登记、检查、问候、迎送,用责任维护安全,维护平安。
李望林是拼命三郎,他在办公室给自己备了一张床,晚上值通宵班,白天休息,自动与家人隔离。他带领大家在临时帐篷里,顶着风雨、站在路边,端着盒饭,匆匆吃完又开始工作。没有团圆大餐,没有家人陪伴,在他身后,十余名队员正在奋战,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响应, 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线的最前沿。
每一次上岗,李望林不断与出行市民密集接触,极可能被感染,但他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表现出半点的恐慌。在认真地做好做细自身和队员的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他无怨无悔、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维护好驿站出城口的现场秩序。
战役仍在继续,但是有这样一支恪尽职守、不惧艰险的党员先锋队站得出来、挺在前面、冲在一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抗疫之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